多项研究表明:晚餐做出3个改变,癌症、心脏病风险低,寿命更长
发布时间:
2024.05.25 新闻来源:
贝艺经验网 浏览次数:
“晚饭少吃一口,肚里舒服一宿”
“晚饭宜清淡,益身防早衰”
“早吃好,午吃饱,晚吃少”
……
关于吃晚饭的谚语可不少,可见自古以来,大家一直都对晚饭十分重视。实际上,晚饭跟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,想要活得更长寿,晚饭可得吃对了。
一、晚饭只吃七分饱,能延年益寿
日本长寿老人冈本幸八,在120岁时仍能自己走路,他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长寿秘诀:每天只吃一顿饭,而且不吃很多。
“晚饭是吃得少好,还是吃得多更健康?”这应该是人类的千古课题,近年来,有德国团队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。
2019年10月,衰老研究领域的权威科学家Linda Partridge教授带领的团队在《Nature Metabolism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研究——“营养记忆效应抵消老年小鼠饮食限制的益处”。
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现象:小鼠如果在年轻时就开始进行饮食限制,它们不仅活得更长,而且身体也更健康。但如果这些小鼠在老年时期改为随意进食,它们的死亡率会直线飙升。
此外,在2020年11月,Linda Partridge教授在《Nature Aging》期刊上又发表了另一项突破性研究: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名为Sestrin的蛋白质,当提高果蝇体内的Sestrin蛋白质水平时,不仅能显著延长寿命,还能抵抗高蛋白饮食对寿命缩短的影响。
这两项研究都传达了一个核心信息:适度的饮食限制,对健康有益。建议各位中老年朋友,晚饭可以适度控制饭量,吃个七分饱就可以停筷了。
二、晚饭吃太晚,糖尿病马上找上门
晚饭不仅量很重要,吃的时间也不能随便。
《糖尿病护理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,晚餐吃太晚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。
研究涉及845名18至70岁的没有糖尿病病史的成年人,参与者进行了两次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(OGTT),一次是在睡前1小时吃晚餐后,另一次是在睡前4小时吃晚餐后。
研究结果是,晚餐吃得晚减少了胰岛素分泌,升高体内血糖水平。
此外,《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》一项研究也有同样观点。研究团队招募了20名平均年龄为26岁的健康成年人,他们普遍在晚上22:00到凌晨01:00之间睡觉。
实验中,这些志愿者被分为两组,一组在晚上22:00吃晚餐,另一组则按照常规在傍晚18:00进餐,两组摄取的食物热量相同。
研究发现,晚上22:00吃晚餐的人血糖水平更高,燃烧的脂肪量更少。晚餐吃得晚会引起夜间葡萄糖耐量的下降,减少脂肪酸的氧化和释放,如果长期都在这个时间吃,更容易有肥胖问题。
合理安排晚餐时间,是维持健康和预防肥胖的重要之路。
三、每顿晚饭小酌一杯,健康正在悄悄远离
你知道吗?每顿晚饭的一小杯酒,都是在给健康埋雷。
多项研究都提醒我们,无论饮酒量多少,都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。
2022年,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强调,饮酒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有关。即使是少量至中度的饮酒,也会威胁心脏健康。
研究指出,少量至中度饮酒的人群患心脏病的风险相对较低,而长期大量饮酒的人,患心脏病风险最高。
2019年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(GBD研究)研究发现,酒精没有安全剂量,即使是适量饮酒也会增加患癌风险。
很多人都觉得,小酌一杯危险不大,但这个频率就足够伤身。
有研究指出,即使是轻度至中度饮酒者(每天最多两杯)中,患癌风险也明显增加。女性每天喝一杯葡萄酒,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。
所以,别小看每晚的那杯小酒,可能正是悄悄危害健康的“隐形杀手”。
四、50岁后,晚饭怎么吃才健康?
步入中老年,身体机能开始发生变化,晚餐吃得健康与否,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。那么,晚餐该如何吃得美味,又兼顾健康呢?
1、食物多样化
不少老年人总是忽视了晚餐的重要性,随便吃吃就算了。一日三餐,每一顿都应该吃好。
晚餐应做到营养均衡、食物多样,建议涵盖高质量的蛋白质、富含纤维的蔬菜和适量的全谷物。不过要注意,总量不宜过多。
2、质量要保证
相信中老年朋友们的肠胃多多少少都有点小毛病,建议多选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,避免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。同时,推荐使用清蒸、煮、炖等烹饪方法,减少摄入油脂。
3、时间别太晚
晚餐应在一天中的适当时间内完成,最佳时间为傍晚6点到8点之间,这有助于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。
4、少食多餐
晚餐可以采用“少食多餐”的方式,分散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进食,这样可以分担肠胃的消化压力。